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国民族宗教信仰调查 >
 

华人华侨的宗教信仰与“中国梦”的实现

发布日期:2015-03-01 责任编辑:admin 来源:未知
朱平
 
柯桥区是浙江省重点侨乡,有海外华人华侨、港澳同胞3万余人,归侨侨眷、港澳眷属、归国留学生近万人。由于海外的生活经历,他们游移在多重社会体制和多元文化中。使中华民族传统,与居住国的主流宗教不断交流融合,形成了华人华侨独特的宗教文化。这种文化以大爱为道德支撑,以信仰为坚定动力,这种积极的价值契合,为华人华侨实现“中国梦”注入了正能量。
 
一、促使老一辈华人华侨“叶落归根”
 
老一辈华人华侨当年背井离乡,移居海外,最主要的就是希望改变生活状况,能在异域他乡追求财富,安居乐业。但他们往往一旦稍有积蓄,就在家乡买地、买房,然后“叶落归根”,衣锦还乡、光宗耀祖。这种坚持与执着正是华人华侨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,事亲祀祖、祖先崇拜使他们深刻地认为“富贵不归故里,如衣锦夜行。”因为这种信仰,他们宁可勤俭持家,吃苦耐劳,也要在一定的资本积累后,投资办实业、捐资办公益,情牵桑梓,投身祖国建设。据《绍兴华侨捐赠30年》记载,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,全市接受华侨捐赠达1.95亿元,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 
新时代下“中国梦”的提出,使华人华侨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。多年的海外奋斗,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、丰富的智力资源、深厚的人脉资源,融入侨居国主流社会,并在公共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。而赤忱的爱国情怀,让许多海外侨领通过创立并发展同乡会、商会、联谊会,用对中华文化、血缘、民族的高度认同,对国家强盛、民族复兴的高度关注,最大限度地引起华人华侨的强烈共鸣,并调动他们的爱国热情,汇聚民族复兴的巨大能量。伴随着他们在海外的终生奋斗,这样的“中国梦”更能激发华人华侨游子对故乡的赤子之心,回国发展、安度晚年。
 
二、促使新生代华人华侨“落地生根”
 
随着老一辈华人华侨年龄的增长和事业的接班交替,新生代华人华侨逐渐走向前台。他们从小接受西方教育,自由、民主、平等、个人主义的西方价值观念根深蒂固。而这些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,大都可以在基督教义中找到根源。比如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《圣经》“要爱人如己。先自爱,次之为爱人如己。”《美国独立宣言》也指出:“人皆生而平等,享有造物主赋予给他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。”这些思维和行为意识无一不渗透着基督教的影响,使新生代华人华侨从小接受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同,他们更主张自由平等、个性解放,形成的是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价值定义与人生追求。
 
他们在父辈多年海外奋斗的基础上,已经很好地融入当地,并学有所成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带来了各种创业机会,极大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外专业人才回流。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,中国的改革、发展和稳定,使他们感受到信心与希望。基于平等、自由,追求个人价值的西方价值观,这些财智精英们更善于凭借社团功能与范围的不断拓展,注重寻找提升、互赢的平台,倾心于专业合作与交流。他们更愿意回国“落地生根”,实现“我的中国梦”,用个人的专长、积累,结合中国的需求、市场的优势,实现经济、社会效益的双重收获。
 
三、促使华人华侨群体性“根深叶茂”
 
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港澳同胞,或是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,在他们的心里,有着黄皮肤、黑眼睛的“华夏儿女”,始终都是“炎黄子孙”、“龙的传人”。这些中华民族的代称,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合民族血液,凝结起情感上的共鸣。无论是主张乐善好施、广种福田的佛教,还是主张“神爱世人”、“爱人如己”的基督教,都体现着“宽容”、“和谐”的主题。“宽容”是他们协调各种关系的生存方式和精神气质。“和谐”是他们追求朴素理想的珍贵价值和美好状态。这种宽容与和谐,体现的是努力向善的神圣情怀,是不同宗教、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。
 
 
“中国梦”把生活在不同宗教、语言、风俗习惯等现实环境中的华人华侨凝结起来,抛开多元异质的生活环境,抛开纷繁复杂的奋斗目标,对于华侨华人来说,他们在这一重要阶段,肩负的历史使命既是中国道路的实践者,也是向海外介绍中国道路的重要传播者。为了这一共同的社会责任,他们“宽容”、“和谐”,以中华传统文化的“和合”优势,以创新独立的发展理念,以侨为桥,做好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;以商招商,借助海外市场为国内注入创新动力;以贤引智,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搭建平台。从而凝结华人“根深叶茂”的民族力量,成就大的“中国梦”。
上一篇:中国春节民俗中的宗教信仰与道教传统 下一篇:法律如何规定公民的宗教信仰